零容忍!新津持续开展电动三轮车专项整治
为有效预防和减少涉及电动车的道路交通事故,努力营造安全畅通、文明有序的道路交通环境,连日来,新津交警在全区范围持续开展电动三轮车专项整治行动,以“柔性管理+硬核举措+长效治理”组合拳,全力护航市民出行安全。
首违不罚
执法更有温度
6月26日早上8点,地铁10号线五津站D口外,人流车流较多。交警十四分局勤务二队队长刘军正带领执法小组在路口设卡检查。这时,一辆电动三轮车突然从对面车道斜插而来,逆向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,与正常行驶的车辆擦肩而过。

“师傅,靠边停车!逆向行驶很危险!”刘军立即拦下车辆。驾驶员是一位中年男子,他表示因为急着去附近送货,为图方便才逆行。
刘军要求其出示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,对方递过证件,神情略显紧张。刘军一边安抚驾驶员的情绪,一边通过警务通系统核查信息,确认驾驶员此前无交通违法记录,此次逆行确属首次违规。
考虑到驾驶员是首次违规且未造成实际危害,刘军决定适用“首违不罚”原则。他严肃地对驾驶员说:“这次我们不予处罚,但您必须吸取教训。以后出行前规划好路线,宁可多绕几步,也别拿安全冒险。安全驾驶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。”驾驶员听后连声应允,表示将严格遵守交规。
“零容忍”整治
普法教育入人心
电动三轮车违法行为不仅危及自身,更对他人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。无牌无证车辆无保险保障,一旦发生事故,驾驶人需承担巨额赔偿,甚至面临刑事责任;违法载人、闯红灯等行为易引发追尾、侧翻事故,导致无辜路人伤亡。

此次专项行动以“零容忍”态度严查电动三轮车交通违法乱象。交警采用“错时+延时”勤务模式,在早、中、晚高峰时段加密巡逻频次,对地铁口、商圈、学校周边等违法高发区域实施“定点设卡+流动巡逻”的立体化管控。
行动中,交警部门联合综合执法、交通、街道等多部门形成治理合力,从源头管控到路面查处,全方位织密安全防护网。同时,坚持“教育为主、处罚为辅”原则,对于首次违规的驾驶人,以教育劝导为主,提升其交通安全意识;对于屡教不改、情节严重的违法人员,则依法予以处罚。

同时,交警部门联合多部门构建“交警主导、多部门协同”的治理格局,高频次开展联合巡查,并深入社区、学校、企业开展“靶向宣传”,鼓励群众通过“122”报警电话或“交管12123”举报违规车辆,构建全民监督网络。
长效治理:平安之路 永不止步
经过集中整治,地铁口周边交通秩序显著改善,非法营运行为得到有效遏制。为巩固治理成果,新津交警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,将地铁口纳入日常巡查重点区域,强化平峰时段和周末、节假日的巡查频次。
同时,定期联合综合执法、交通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行动,形成治理合力,以常态化、精细化管理举措,持续巩固整治成果,全力打造安全、有序、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。

公安交警温馨提示:三轮、四轮载客低速电动车隐患多、危害大,请广大群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,提高交通安全意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