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7日,记者从成都海关和市口岸物流办获悉,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24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结果,在全国154个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排名中,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综合排名第1,继续领跑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;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综合排名第18,排名上升了10位。而在西部和东北地区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排名中,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、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分别位居第1、第2。
成都两个综保区排名第1和第18
据了解,综合保税区是以保税为基本功能,实行特定税收政策和进出口管理政策的经济功能区。
根据综合保税区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要求,参照综合保税区规模效益、质量效益、开发利用、辐射作用、业态创新等多项指标要求,按照排名前20%(A类)、中间70%(B类)、后10%(C类)进行排名,并对先进综合保税区经验复制推广,对连年评定C类综合保税区约谈并提议退出。2024年度综合保税区考核数量为154个,其中A类综合保税区数量31个,B类综合保税区数量达到108个,C类综合保税区数量达到15个。
记者从成都海关了解,目前,四川共获批6个综合保税区,其中已封关运行的综合保税区共有5个,余下1个综合保税区为正待验收的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。此次排名中,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、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均评为全国“A类”,分别位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1、第18。其中,与2023年排名相比,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上升了10位。
另外,省内的绵阳综合保税区、泸州综合保税区、宜宾综合保税区均评为全国“B类”,分别位居全国综合保税区第67、第79、第127。
同时,海关总署还公布了分地区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排名。在西部和东北地区46个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排名中,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、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分别位居第1、第2。
综保区对开放型经济意义重大
成都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,综合保税区具有开放层次高、优惠政策多、功能齐全、手续简化等优势,是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,对发展对外贸易、吸引外商投资、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作为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的“领头羊”,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经过十多年发展,目前入驻企业80余家,从业人员近20万人,园区集聚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龙头,全球超过一半的笔记本电脑CPU、iPad产自这里。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对外贸进出口的“稳定器”作用发挥较为明显。
数据显示,2024年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(含双流园区)实现进出口值5021亿元,同比增长23.4%,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综合保税区第1,连续7年保持前茅。今年1—7月,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3130.84亿元,同比增长11.7%,位列全国综合保税区第1;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224.76亿元,同比增长6.2%,位列全国综合保税区第41。
由此可见,作为开放型经济的“桥头堡”,综合保税区对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意义重大。
新闻延伸
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
有望年内封关运行
2024年12月,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,为四川省首个空港型综合保税区。
记者27日从成都市口岸物流办了解到,力争推动成都天府国际空港综合保税区年内实现封关运行。届时,成都封关运行的综合保税区将达3个,形成“三足鼎立”的综合保税区集群发展态势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