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新技术与精品节目展”现场,参展商给参会者介绍VR虚拟现实产品。 新华社记者 唐文豪 摄
3月30日,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顺利落下帷幕。本次大会共举办1个开幕式、1个主论坛、1个新技术和精品节目展、40余个主题论坛和发布活动、45场市民体验活动和50个放映点展映活动,吸引了2000多家业界机构、近万名嘉宾深度参与。
有着网络视听领域“成果显示器”和“引领风向标”美誉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,从2013年起同成都这座城市一同成长,也见证了中国网络视听行业的成长。
“新技术”“新趋势”“新成果”成为本届大会上最亮眼的三个关键词。“AIGC”“大模型”“5G”“VR”“云计算”……一个又一个充满科技感的词汇,让“新技术”成为本届大会最耀眼的“标签”,此外一大批“新成果”相继发布,让人感受到网络视听阵阵新浪潮。
新技术
“科技赋能”为网络视听带来变革
在大会设置的新技术与精品节目特色展区,一系列前沿科技成果和创新应用集中亮相。
在现场,记者看到了会做“八段锦”的AI陪练。只需要一台智能电视、一台手机,无须专业动捕设备就能够完成“动作捕捉”,让人与“AI数字人”在视频中进行互动,从而完成“八段锦”的训练。
除了高科技的实用展示外,本届大会更加关注“科技赋能”为网络视听带来的变革。据了解,本届大会20多场论坛活动中,有9场分论坛的主题都与“科技赋能”直接相关。
本届大会上,AIGC技术(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)在网络视听行业中的应用成为热议的话题。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与行业领军者纷纷就“AI”发展开启“头脑风暴”,通过分析新技术下的音频、视听、媒体变革,探讨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挑战,展望网络视听行业在科技创新引领下的新变化、新趋势和新未来。
工夫影业总经理陶昆表示,虚拟拍摄技术为影视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降本增效,也为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手法。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洪忠认为,影像生产的逻辑和制作方式都在被大模型改变,面对迅速变革,创作者要充分做好对大模型的提示和训练,同时,审美也成为选择大模型生成内容的重要依据,这也是技术不可取代人类之处。
多位受访人士认为,新技术的使用也需要必不可少的规范与引导。本届大会上,举行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《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数字人身份标识规范》行业标准制定启动仪式。《规范》旨在通过明确身份标识保障技术和内容的安全可控,维护创作者的知识产权,促进数字人产业健康发展。
新技术也正被运用到公益事业发展中。中国传媒大学无障碍信息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付海钲说,中国传媒大学正利用AIGC技术创作无障碍电影,用700部无障碍电影和讲述稿建立起无障碍电影大模型,助力公益事业发展。
新趋势
行业倡议持续优化“微短剧”创作
“微短剧”如何加速奔跑,“微短剧+文旅”如何落地,微短剧如何创新,从2023年火到今天的“新趋势”,成为本届大会最关注的话题。
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副秘书长周结说,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“规范+引导”双护航下,微短剧正成为精品创作和主流价值观传播阵地。数据显示,经常观看微短剧的用户占比达39.9%,2023年其市场规模近400亿元。
相关论坛活动聚焦科技加码,赋能精品创作,讨论在市场分账模式下如何忠于内容、保持精品创新,“网络视听内容出海研讨会”则通过具体案例、经验,揭秘微短剧的流量“密码”、“出海”攻略及未来趋势等。
28日,文旅—广电合作启动“跟着微短剧去旅行”。而在当天晚上举行的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发布大会上,2023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名单正式揭晓,其中由暧昧时长(成都)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打造的2023年现象级微短剧——《逃出大英博物馆》获评年度优秀网络微短剧。
在本届大会上,《2024精品微短剧行业倡议书》正式发布,这项倡议旨在持续优化行业创作和创新环境,为观众带来更多有品质有价值的好内容,同时全面推动网络微短剧业态实现高质量发展。
新成果
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视听深度融合
“行业治理”是本届大会的核心议题之一。在“大屏生态建设与OTT发展”论坛上,围绕电视“套娃”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大屏生态建设问题等,介绍了过去几年来互联网电视大屏治理成果。
在聚焦行业生态的同时,本届大会同样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视听传播的融合推广。来自国内的多家头部视听企业纷纷表示,在未来的节目中,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网络视听深度融合,让传统文化融进去、演出来、走出去。
本届大会议题丰富多元,涵盖科技赋能、精品创作、国际传播、媒体融合以及行业治理等多个方面,突出“权威性、引领性、国际性”,兼顾“丰富性”和“参与性”,内容丰富度、社会参与度、媒体关注度均达到新高度。
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吴亦铮 综合新华社
免责声明:看成都系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代表看成都的观点和立场。